基层风采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党建工作 - 基层风采

为党的一百年华诞献礼

朗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

——爱国主义教育活动(第十四期)
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、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,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、血脉永续。”20191121日,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与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共建“主题教育育人基地图书馆”进行了揭牌仪式暨赠书仪式。党史研究室向外国语学院赠送了由穆占一主任主编、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精心编撰的《红色吉林:100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》。该书成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开展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。

为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在师生中特组织开展“朗读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”爱国主义教育活动。通过深入学习、朗读英烈事迹,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,使外国语学院师生普遍感受到红色正能量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。着力引导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之情、砥砺强国之志、实践报国之行,成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
新中国成立前,大部分人包括国内外很多农业专家都认为,东北地区不适合种水稻。崔竹松所在的延吉市长白公社新丰大队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,北纬42度54分,这里的无霜期只有140天左右,年均气温4-5℃,属于北方高寒地带,洼地和沙土地占全大队土地面积三分之一以上。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,崔竹松带领乡亲们打破了传统看法,创造了水稻种植的奇迹。

过去,这里1亩水稻仅收400斤左右。崔竹松不断进行艰苦探索和科学实验,终于使原来当地不能成熟的高产品种“元子二号”能够有效利用较短的生长季,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丰产性能,获得稳定高产。

崔竹松从1948年开始进行水稻高产栽培试验,创造了一整套符合当地实际的比较完整的经验,并灵活运用到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中去。概况起来,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为:(一)改进育苗方法,早育秧、育壮秧。过去是水床育苗,立夏前后才播种。1954年崔竹松找到了改良水床育苗的方法,4月末就可以播种,比水床育苗早5-7天,效果很好。1958年又吸外地经验,用油纸保温育苗法,在4月20日前后播种,提早了播种期。1962年又实验推行塑料薄膜育苗,提早到4月15日播种。这样就满足了生长期长的高产品种需要。(二)改进插秧方法,合理密植。1958年起,新丰大队90%以上稻田采用小三角插秧方式,行距6寸,三小座间距离2寸,每亩2.8万穴左右,1穴插6-8根苗,每亩15-20万苗。这种方法插秧很辛苦,但能密植增产,很受群众欢迎。(三)因土整地,看地施肥。崔竹松要求,稻田整地达到土层深厚,上层松软像豆腐脑,田面要平坦。在伏泥土和黑粘土上采用两翻一耙整地法;在沙土地和洼地一般翻耕3寸左右。对不同的土壤也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,既能增产又能改良土壤。(四)摸水稻“脾气”,看水稻“长相”。要促成水稻有个好的丰产长相,就要采用科学的肥水管理措施。崔竹松紧密跟踪水稻生长各个时节,对分蘖、拔节到出穗期均实验总结出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办法,编辑工作,促进水稻获得的养分充足、子粒饱满。

经过崔竹松的辛勤努力和深入探索,新丰大队自1958年以来,水稻产量一直稳定在亩产700斤左右,1963年平均亩产773斤,1964年平均亩产787斤。

1951年,崔竹松被吉林省政府授予“特等劳动模范”称号,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“全国农业劳动模范”称号。1962年,周恩来视察新丰大队时,称赞了崔竹松的大面积水稻丰产经验。他的水稻栽培技术于1964年荣获国家科委重大技术成果二等奖。他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长势,采用“前重、中补、后巧”的看苗施肥法和“浅一深一浅或湿润”的合理灌溉技术,前期促进生长,中期适当控制,后期促进成熟等,先后4次获国务院丰产奖。他曾参加《中国水稻栽培学》著有《崔竹松水稻丰产技术》一书。1964年9月,在全国农业会议上,中央领导同志称赞了“南陈(永康)北崔(竹松)”,并授予他“北方农民水稻专家”的称号。吉林省农科院和中国农科院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。

1970年以后,他十分注意研究北方稻区战胜低温冷害,推广水稻稳产高产技术。1973年,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会议上,提出了“战胜冷害”问题,引起与会人员的重视。他的水稻栽培技术经验很快推广到北方13个省市,对北方稻区水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1973年10月4日病逝,时年57岁。(供稿单位:外国语学院)



 

版权所有©长春光华学院组织部 地址:长春市武汉路3555号长春光华学院A区行政楼
联系电话:0431-84848857  组织部邮箱:ccughczzb@126.com